随着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智能电器等技术快速进步,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碳化硅和纳米等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发展,多种技术广泛渗透融合的能源技术革命即将到来,给电力能源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
宁夏作为我国“大型能源基地”以及“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十三五”末期,电源装机总规模将达到599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区内达到1220亿千瓦时、区外达到890亿千瓦时,形成典型的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特性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规律面临全新挑战。“因此,宁夏电力能源系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快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该领域技术攻关力度,是保障宁夏电力能源系统安全,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宁夏电力能源系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丁茂生委员说。
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丁茂生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 推动电力能源系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目前宁夏电力能源系统发展中面临两大关键技术问题。一是高比例新能源对宁夏电网公司带来了巨大挑战,“电能替代”将在城市集中供暖、工商业用热、电动汽车、居民电气化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这对电网调度运行的灵活性和电网覆盖范围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特性更加复杂,传统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手段以及安全稳定机理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快速响应型电网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综合立体的仿真分析体系,将电力能源系统建设成为友好、互动、开放的智能化能源服务平台。
他建议,为解决好上述两方面问题,宁夏电网亟待构建电力能源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突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重大技术需求,做到精细化统筹资源、专业化培养人才、精益化创新管理、全面化合作交流。同时开展实验室与产业公司、生产企业横向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一流的实验室需要一流的人才,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吸引和培育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并借鉴其他重点实验室在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实现“强强联合、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人人参与、全面开放、固定与流动有机结合、激励与淘汰并举”的高效率管理模式,采取访问研究、短期讲学、合作研究、开放课题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单位科研人员进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工作,瞄准国际前沿、交流学术成果,拓展研究视野。“宁夏电网具有新一轮能源革命中面临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困难、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复杂两大关键技术问题,因此应通过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攻克相关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推动宁夏电力能源系统绿色可持续发展。”丁茂生说。